國家間的互相聯系或彼此依賴是經濟發展的核心,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趨勢。
聯合國為中心的全球治理體制正在明顯走下坡路,對于協調全球疫情應對、就俄烏戰爭盡快形成妥協性和一致的解決方案、以及如何協調應對俄烏戰爭后國際能源危機等嚴峻挑戰,聯合國幾乎束手無策。
戰爭以經濟的方式影響世界上的大多數人:經濟制裁會產生影響,如果石油和天然氣供應被切斷,這種影響就會加劇;原材料供應的中斷會產生影響,特別是烏克蘭作為糧食的主要出口國。
我們需要可持續的和平,也需要可持續的發展,二者相輔相成。
用發展的眼光和辦法解決問題,在實現自身安全的基礎上促進共同安全,為世界大變局尋找行穩致遠的共同航向。
各國應基于互相尊重和人類權利平等地追求和平,加強對話團結、和平發展。
當前,世界處在區域沖突期、技術升級期、疫情膠著期、體系改革期等“四期共振”的特殊階段。“百年未有之大變局”在“四期共振”期間將加速演進。在當前重要時刻,各國需要的是團結而非分裂,是對話而非對抗。各方應堅持相互尊重、平等相待,高舉多邊主義旗幟,同所有愛好和平、謀求發展的國家一道,加強團結合作,攜手應對挑戰,持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,努力為世界開辟光明和美好的未來。為此,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與中國人民大學主辦,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承辦的“求和平、促發展:全球20國智庫在線對話會”,將邀請多國中外嘉賓共同探討相關話題。